用数码相机拍舞台
发布:2014-11-21 09:5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舞台摄影属于动态摄影,易学难精,是对摄影者综合能力的考验。摄影者不但要有熟练的技术和敏捷的反应,同时摄影者的经验和音乐美学修养也影响到拍摄结果。本人喜好舞台摄影多年,而一年多前购入佳能10D单反数码相机后,深感数码相机用于舞台摄影具有诸多优势,下面体会和诸位发烧友交流探讨:
现场演出的拍摄以单反数码相机为主,傻瓜数码相机由于镜头焦距范围,对焦速度,快门时滞和存储速度的原因,不太适合舞台摄影,不过最近出现的一些新款大口径长焦傻瓜数码相机如松下FZ-20和美能达Z3等,从指标上看已经非常适合拍摄舞台照片,况且还有实用的防抖功能,不过本人尚未使用过。
舞台摄影主体移动快,光线多变,自动化程度高的相机更利于抓拍,因而自动对焦和自动曝光的相机是舞台摄影的基本要求,好在数码时代这两个功能已属“废话”。镜头以70-200mm为主(以35mm相机标准),有必要使用遮光罩以降低杂光的影响。定焦镜头具有超大光圈,对舞台摄影的光亮具有很大的适应性。而变焦镜头构图灵活,能够拍出视角丰富的画面,但业余变焦镜头光圈较小,很多场景会得不到量使用低感光度。本人使用数码相机后,拍摄中途调整感光度是家常便饭。白平衡一般使用自动档,因为舞台灯光的色彩十分多变,拍摄中频繁调整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为了保留舞台灯光的特有气氛。三角架稳定性好,但灵活性差于独脚架,而手持拍摄不可取,就算你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理想的快门速度,因而我认为大光圈变焦镜头为首选,如用小光圈变焦镜头不得已必须配合高感光度,但高感光度下存在噪音问题,导致图像质量劣化。感光度看舞台的照度情况,一般在ISO200至800间,ISO1600和ISO3200下图像劣化严重,基本没有实用价值,在允许的快门速度下应尽耐力,一场演出一两个小时下来也太自虐了。
使用数码相机前,我最早使用的相机是佳能EOS 5,后来升级到EOS3,自动对焦速度和曝光精度均令人满意,镜头本人最早使用EF85mm f/1.8镜头,后来换成“小白”EF70-200mm f/2.8 L。用85mm头时,使用曼富图三角架加141RC云台,将取景框底线对于舞台底线并固定住,用水平方向的把手调节构图。而换用变焦镜头后则换用独脚架,由于镜身上带有三角架接座,不用云台直接将镜头直接装于独脚架上仍能快速地切换到竖构图状态,稳定性远比使用云台更好。以前使用反转片,开始使用柯达E200并经常作ISO400甚至ISO800拍摄,但本地反转片冲洗迫冲非常麻烦切质量得不到保证,后来出了富士PROVIA 400F,质量非常理想,缺点是价格太高,按快门时心理负担很大!使用数码相机后,这一点上得到彻底解放!不但不用为冲洗所烦恼,而且拍摄成本从每场演出200元(以仅三卷富士400F计,碰上精彩的演出三卷实在太抠了,简直是折磨!)降为零,感光度还能随时调整。唯一不满的是存储卡的速度有时侯跟不上拍摄,特别是舞蹈者转圈和连续变换造型时,最近打算再破费将我的普通CF卡升级到高速卡。
舞台摄影强烈反对使用闪光灯,一则照度有限,还造成前亮后暗,二则掩盖舞台灯光的固有气氛,更则影响舞蹈者影响观众,引起公愤!相对于其它摄影题材,正确曝光是舞台摄影的一个难点。舞台灯光的变化不仅在整体亮度的变化,更在于光线方向及各部分光比的变化。用点测光模式理论上可以得到最精确的结果,但要在舞蹈者或模特身上找到“中性灰”并紧追不放谈何容易,更重要的是若主体在顺光和逆光间不断切换,仍须对点测光结果做出大幅度补偿。我偏爱使用偏重中央平均测光,并根据实际情况作曝光补偿。补偿量须考虑主体色彩,背景与主体的光比及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光源方向及舞台气氛等。使用佳能相机(传统和数码相机均如此)可以眼睛不离开取景器而快速调节曝光补偿,而测光模式的切换则麻烦一些,这也是我一直使用偏重中央平均测光的原因。说得那么悬乎其实自动曝光结果大部分时候是准确的,何况数码相机可以立即回放,如曝光有整体偏差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一般较大幅度偏差出现的情况有:舞蹈主角身着全黑或者全白衣服,灯光打在主角身上而背景很黑时造成光比巨大时,光照方向为逆光或全测光时等。
舞台摄影的最佳位置无疑是第一排正中,既可以用长焦拍摄舞蹈者的特写,也可以用中焦拍摄数人的造型及广角拍摄整个舞台布景,更可以避免前面观众的阻挡。但也要看具体情况,如电视台的摄像机经常会架于舞台前乐池的中央,舞台前部的脚灯也会干扰画面,这时座位稍偏一些则可以避开。一些非专业的剧院会因舞台较高而发生“切脚”现象,这时稍后的座位会好一些。不过有时侯从楼上居高临下拍摄,可以拍摄到舞台整体和群舞整体造型。
节目开始前购买一份节目单能了解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对舞蹈内容过程基本有数,并合理安排存储卡的使用。而对于有名的舞剧,如《天鹅湖》等芭蕾舞剧,完全可以做更充分的准备,熟悉剧情和音乐。合着舞蹈音乐变换取景,按动快门,那种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