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走进普陀数字文化馆
湟源曲艺——一朵民间文艺的奇葩
发布:2014-11-23 17:04 来源:普陀数字文化馆 作者:admin 点击: 次湟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种民族杂居融合的格局,形成了平弦、贤孝、越弦、小调、打搅儿等饱孕浓郁民间风情和乡土气息的民间地方曲艺。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曲调优美绮丽,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湟源民间曲艺种类繁多,有说的,有韵诵的,有坐唱的,有立唱的,有半说半唱的,弹唱歌舞、滑稽表演,尤其是贤孝、道情、平弦、越弦、打搅儿、倒江水、民间小调等。在演唱时不受时间、环境、对象的限制,反映的社会面宽广,唱词通俗生动,寓意深刻,曲调流畅动人,优美典雅,曲词格律严谨,富有诗词化,加上衬词的穿插,更具地方特色。内容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尤以表现民间生活故事的题材见长,如反映历史故事的《孟姜女》、《平贵囚窑》、《穆桂英求情》、《张生会莺莺》等,反映旧社会妇女苦难生活的《新媳妇诉五更》,反映节候时令和田园风光的《新四季》,反映解放后新生活的《坐上火车浪西宁》等,浓缩着不同时代的风华,是历史流光的折射,群众心声的表述。
如今,湟源民间成立了“湟水源头民间艺术工作者协会”等多个曲艺艺术团体和曲艺茶苑,经常组织民间艺人在社区、广场等处演出,并与相邻县市艺人和曲艺队交流和学习,以文会友,以曲传情,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让湟源地方曲艺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推动了当地民间曲艺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各族人民深受欢迎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