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走进普陀数字文化馆

温州鼓词

发布:2014-11-23 17:00    来源:普陀数字文化馆    作者:admin     点击:

温州鼓词是用温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是浙江和华东地区的主要曲种之一,其最主要的乐器牛筋琴独一无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据《平阳县志》和《温州曲艺音乐集成》记载,温州鼓词始于明代,由横阳(即今平阳)的里巷歌谣与词曲合并而成,后承受戏曲鼓乐衣钵及吸收民间曲调而发展起来。清同治十一年《温州竹枝词》刊本收方鼎锐所作:“乡评难免口雌黄,演出《荆钗》枉断肠。此日豆棚人共坐,盲词村鼓唱娘娘。”可见到了清中叶,温州鼓词已十分流行。


温州鼓词分大词和平词两种。大词又称“灵经”,俗称“娘娘词”,因其内容以歌颂陈十四娘娘为民收妖除恶的功德,唱此词的民间信仰仪式相当隆重,故称大词。平词,主要演唱各种侠义、传说、小说类作品。


温州鼓词有唱有说,以唱为主。它的唱腔基本曲调有慢板、流水、紧板等几十个板式。由于温州鼓词是用温州方言演唱,因此各地语音不同,唱腔也各有特色。其句法结构,基本上是七字句,有时也运用五字句及叠板等形式。


温州鼓词演唱用的主要乐器,有扁鼓、牛筋琴、三粒板、小抱月等, 其最主要的乐器牛筋琴系平阳清末著名词师陈昌牌所创造,牛筋琴的问世,为温州鼓词的发展起了极大改革和推进作用。目前平阳还有40多位鼓词艺人唱响瓯江南北。


温州鼓词区域文化特征突出,具有民间文学艺术和社会习俗研究价值。




图片新闻


微信号

putuowh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