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走进普陀数字文化馆

文艺星火,让他们在普陀重逢

发布:2023-07-20 11:34    来源:普陀数字文化馆    作者:ptwhg     点击:

“爸爸!我终于找到你了!” 2月1日上午,在普陀区文化馆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从湖北来普陀寻亲的李光耀,与失联26年的父亲李同春紧紧相拥,相互诉说着流淌在血液里的亲情,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而促成他们在普陀团圆的契机,竟是一次我馆开展的“文艺星火赋美”演出……

“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是为了打造富有海岛海洋文化辨识度的特色文艺景观角和城市文化品牌,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和艺术气质。我馆自去年11月启动以来,每周开展4场文艺星火赋美演出,受到市民们的追捧。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文艺星火赋美”的文艺志愿者——李同春。

文艺星火,重逢伏笔

李同春是湖北省汉川县人。由于喜爱艺术,12岁时,他便进入了汉川县汉剧团学习。

剧团学艺很辛苦,但李同春咬牙坚持了下来。学艺期间,他掌握了多种乐器的演奏技巧,还练出了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之后的几次成功演出,更让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角儿”。

时间进入90年代,剧团演出日渐式微,李同春所在的剧团也陷入了资金困难,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他决定出去闯闯。1997年的一天,李同春与妻儿告别,只身前往广州。

1997年到2006年,他辗转广州、上海等多个城市,边做些小生意,边登台演出赚钱。期间,由于多次遭窃和手机号变更,他与湖北的家人失去了联系。

2007年,李同春来到了普陀。为了生计,他在东河市场卖过毛巾,还干过宾馆生意。近几年受到疫情影响,宾馆的生意也被迫暂停。

一切似乎重新归零,又要从头干起。

好在,李同春还有一身剧团里练出来的“童子功”。他开始重新拾起乐器,办起了音乐培训。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普陀博声乐队,并担任乐队总指挥。

去年11月,普陀区文化馆在全市各县区率先启动“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李同春的博声乐队也成为文艺志愿者,在普陀杉杉天地广场演出,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这是他时隔15年的再次登台,也正是这次登台,成为了他与家人重逢的伏笔。

浙江寻亲,发现照片

1986年,李光耀出生了。李同春精心给他取了小名,叫做“啦哆”——这两个字取自音阶,对应着李光耀的出生年份。

李同春外出闯荡时,李光耀只有11岁。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他也曾热爱声乐,想要加入剧团。但父亲走后,他便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他不能理解父亲的选择,稚嫩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和妈妈被抛弃了。因为这个念头,与父亲失联的前20年里,李光耀从未想过要去寻找父亲。直到他自己成为了一名父亲,开始为家庭的生计奔波,才逐渐了解父亲的苦衷。

今年1月29日,李光耀踏上了寻亲之旅。他先去了安徽省,在警方的帮助下获悉,李同春可能在浙江省生活。

但浙江省这么大,如何确定具体位置呢?剧团演出成了突破口。李光耀坚信,即使再困难,父亲也不会放弃自己的艺术梦想。“李同春唱歌”“李同春乐队”“李同春声乐”……李光耀将父亲的名字一遍遍输入网站搜索,在无数的搜索结果中,焦急地寻找着26年未见的身影。

终于,他的目光定格在了一张照片上。那是我馆发布的“文艺星火赋美”演出活动的现场照片,照片里,站在台上弹琴的人,正是李同春。“是他吗?是爸爸吗?”李光耀将照片发给母亲确认。“是他!快去找他!”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里满是激动。




图片新闻


微信号

putuowhg

TOP